【直播内容回顾】考古发掘文物长期保护 — 中国丝绸博物馆周旸老师
2024-11-04
2024年6月28日文博圈联合森罗股份推出主题为“考古发掘文物长期保护”线上公开课。此次直播公开课提供直播回放。
<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
< 路径:扫描二维码→直播回放→考古发掘文物长期保护 >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和创新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立了国家文物局和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
这个科研基地主要聚焦于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围绕纺织品文物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一个关键词“全链条”,纺织品科研基地在一个大的需求背景下开展工作来诠释“全链条”这个概念。用“全链条”的视野去分析文物保护的最新的方针,即“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也就会发现此方针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以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为例来讲述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实践并推行“全链条”理念。
01 让文物活下来
南宋是中国整个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从全国对南宋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丝绸博物馆都有相关的研究工作。
2016年5月3日,浙江黄岩前礁村的一位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新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这位村民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立即向当地文物保护机构报告了这一发现。正是得益于他的及时报告,文物保护机构迅速响应,联系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博物馆的专家团队也以最快的速度介入,确保了古墓及时保护和研究。
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南宋时期,能发现如此完整的棺木是极为罕见的。这样的发现不仅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2016年5月4日,在棺木运送之前,我们采取了必要的排水处理。由于南方地区的气候极为潮湿,棺木内部存在大量积水。纺织考古领域的资深专家王旭先生曾明确指出,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携带积水。这是因为有机质文物,尤其是纺织品,在地下埋藏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后,如果带水进行运输,水的摇晃可能会对这些脆弱的文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主墓旁边的陪葬棺木早年就已经被盗,但是遗存了墓志,墓志里面记载的是西桥赵氏宗谱。
根据墓志等信息,我们得知墓主人为赵伯澐,他是赵匡胤的七世孙,靖康之难后他的父亲南迁到杭州。
把棺木从考古现场吊装运输到黄岩博物馆后,就在屋外一个宽大的屋檐下进行应急保护,因为当时黄岩博物馆还没有开馆。
南方多雨,五月份的江浙一带被雨水浸泡。所以我们在临时搭建的雨棚里面开棺,文物保护接力棒就从考古队员手里转到了纺织品科研工作者的手中。
从公元1216年到2016年,赵伯澐墓在地下整整埋藏了800年。开棺过程中要进行现场检疫消毒和杀菌处理,然后做好记录,在处理这些珍贵的丝绸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它们从棺壁上被轻柔而精确地剥离,以保护这些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和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丝绸都是非常“饱水”的。这不是单纯的水,它其实浸满了尸体分解物和污染物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应急保护,这些服饰湿的时候像泥土,干燥的时候就会成粉末状。
当这件衣服首次被取出时,它显得异常小巧,但经过现场精心清洗,它焕然一新,展现出了它原本的华丽与美丽。正如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黄金救援期”至关重要,对于有机质文物,尤其是那些脆弱的丝绸制品,迅速而有效的应急保护措施同样不可或缺。这种及时干预对于维护这些珍贵文物的完整性和延长其寿命至关重要。
工作人员挑灯夜战,把棺木内将近70件陪葬服饰进行了初步的清理。
除了服饰,也发现一些玉璧。墓主人收藏的三百多年前南唐李煜的投龙玉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南唐和南宋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也展现了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对神灵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反映了赵伯澐对投龙玉璧的珍爱,以及当时社会对古物收藏的风尚。
这件水晶璧质地纯净光洁、晶莹透亮,以一根精致的绳带穿孔而过,令人惊奇的是丝质编织绳带保存完好如初。水晶璧的作用是压制飞扬的轻薄丝绸衣物,同时也是一件美观时尚奢侈的挂饰。
墓主人赵伯澐衣冠齐整地躺在棺木里,5月6日我们提取出尸身,用冷柜对他进行冷藏处理,全程冷链运输到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待实验室考古工作。
在实验室考古研究前,制定了周密的技术路线,保障这些纺织品文物能够在应急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安全的提取。
首先,使用三维扫描设备获取他的整尸影像,用数字化的手段记录下来。
然后,对整个尸身的服饰层面做了CR扫描,发现了大量的高光点——水银。水银处理是墓葬常用的防腐措施,但对文物保护工作者是有害的,因此,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我们在实验室里面搭建了天眼系统,上面有24台工业摄像机,全方位无死角地记录下工作者们的全部操作流程,保证流程可回溯。
通过精准的扫描技术,我们能够细致地识别出服装的各个层次,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一分离。随后,我们对这些珍贵的遗物进行了精心的清洗与妥善的包装,整个过程连贯而流畅。最终,我们成功地复原了八套完整的服饰,包括八件上衣和八条裤子,它们均属于墓主的随葬品,为我们展现了古人服饰的丰富细节与独特风貌。
古人衣着,不仅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更是其时代风貌的直观映射。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将这些纺织品作为实物保存下来,更要将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传承下去,这一点至关重要。
将服饰从棺木中清理出来之后,我们面临着保护与修复的挑战。这些丝绸历经800年的水浸与土埋,已变得极为脆弱,轻轻一触便可能化为粉末。为了挽救这些脆弱的丝织品,我们采用了先进的丝蛋白接枝加固技术对它们进行修复与保护。
02 让文物活起来
棺木出土后做应急保护处理,是“让文物活下来”。最终目标是要“让文物活起来”。
近百余件南宋时期的顶级服饰集中出土之后,我们修复完毕就要把“接力棒”传给其他的研究人员手中。
对于纺织品文物来说,首先要知道服饰的组织结构以及面料上的纹样,探索纹样蕴含着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墓主人什么样的审美意趣?这些服饰形式以及穿着层次含义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的价值挖掘内容。
在深入研究南宋宗室成员的服饰制度时,我们得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阶层、地位象征以及审美取向。这些服饰不仅是身份的标志,更是当时文化和艺术品位的生动体现。
丝绸文物种类丰富,如绫、罗、绮、绢、絁等,彰显了南宋时期纺织技术的高超。这些织物精致的纹理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南宋工匠们卓越的技艺。特别是那些轻薄如蝉翼的薄纱,更是将当时的丝绸生产工艺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我们还发现,赵伯澐脚上穿着的鞋不是用面料裁剪出来的,而是用编织的方法编成了一双鞋,十分精美。这双鞋的出土使“环编”工艺往前追溯到了南宋时期。
文物的价值分为: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那么,丝绸文物的科学价值体现在丝绸的纺织工艺和材料来源;历史价值体现在丝绸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交流;艺术价值表现在其独特的纹样、审美和文化意义上。从唐代到宋代,整个丝绸的纹样风格骤变。唐代和宋代的丝绸服饰在纹理样式上的主要区别是:唐代更注重色彩的浓艳和图案的自然写实,而宋代则更倾向于色彩的淡雅和图案的写实与自然。
莲花纹亮地纱袍
“莲花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因其在污泥中而不染,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在南宋服饰中的流行,不仅反映了上层社会的审美取向,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高洁、清雅品质的追求。
“亮地纱袍”是指轻薄透明的纱质面料,织入的花纹和面料的本色形成对比,使得花纹更加突出。纱袍透气性好,适合在温暖的季节穿着。
交领葡萄纹绫袄
“交领”是中国古代服饰中常见的领型设计,其特点是衣服的前襟左右对称,相互交叉覆盖,形成领口,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对称美学。
“葡萄纹”是一种传统的吉祥纹样,象征着丰收、富饶和多子多福。在中国文化中,葡萄因其丰硕的果实和繁茂的藤蔓,常被用来象征繁荣和延续后代。南宋时期的服饰中,葡萄纹作为当时流行的装饰元素之一,受到人们的喜爱。
“绫”是一种古代丝织品,质地轻薄,常用于制作夏季或春秋季节的服饰。
“绫袄”通常指的是用绫制作的上衣,具有轻盈和优雅的外观。
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
“对襟”是一种传统的服饰设计,其特点是衣服前襟左右对称分开,方便穿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对称美。
“双蝶”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爱情和美好的变化。双蝶图案寓意着成双成对,美满和谐。
“串枝菊花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长寿和坚韧。串枝的设计让菊花图案以连续的方式呈现,增加了视觉的流动性和艺术感。
“绫衫”绫衫轻盈透气,适合温暖的天气穿着。
交领火焰纹花絁夹衫
“交领”是中国古代服饰中常见的领型设计,其特点是衣服的前襟左右对称,相互交叉覆盖,形成领口,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对称美学。
“火焰纹”是一种富有动感和活力的纹样,通常象征着热情、活力和生命力。在服饰上使用火焰纹,可能寓意着穿着者的热情奔放或事业的兴旺发达。
“花絁”通常指的是一种质地轻薄、透明或半透明的丝织品。它的特点是轻薄透气,适合用来制作夏季或需要轻薄质感的服饰,如罩衫、披风等。花絁上的图案往往是通过提花或印花工艺实现,色彩丰富,图案精美。
“夹衫”是指在两层面料之间夹有棉絮或其他填充物的服装,适合在寒冷季节穿着,以提供保暖效果。夹衫的设计既考虑了保暖性,也兼顾了外观的美观。
交领山茶纹絁衫
“山茶纹”作为纹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山茶纹饰在服饰上,给人以优雅和纯洁的感觉。
“絁”是一种质地较厚的丝织品,通常用于秋冬季节的服饰。絁衫以其保暖性和优雅的外观,受到古代人们的喜爱。
将山茶花的图案巧妙地融入服饰中。这种设计既展现了服饰的艺术美感,也体现了穿着者的文化品位。
赵伯澐的墓葬是顶级的发现,其考古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们在科学的技术指引下,对它进行考古发掘。从考古现场到实验室考古,我们都围绕着它的真实和完整,不仅提取文物本身的物质实体,也对文物本身富含的相关信息进行解读。
我们可以从丝绸文物的各个方面进行解读,文化史、纺织科技史、艺术史、中国经济史和对外交流史等。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随着不同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深度,它的多元价值不断地放大,直至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赵伯澐墓中发现的八套服饰,为我们深入探究南宋时期的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学者们通过对这些服饰的研究与复原,成功重现了宋代官员的全套公服——这些公服不仅是官员们的日常工作服,更是当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此之前,人们对宋代公服的了解大多局限于古代绘画作品的描绘。如今,这些出土的服饰让宋代的服饰风貌得以立体呈现,为历史学者和服饰研究者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真实的研究材料。
03 让技艺传下去
在2016年,赵伯澐的墓葬在沉睡了整整800年后被发掘。这件莲花纹亮地纱袍,作为南宋时期丝绸工艺的杰出代表,有幸在G20峰会期间,向世界各国的元首夫人们展示。这件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南宋时期精湛的纺织技艺,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和历史深度。
通过对这些纺织文物的纤维原料、组织结构、纹样以及服装形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对这些古代工艺有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挑战:能否成功复刻一件如此精致的纱袍?这不仅考验一个团队的专业技能,更是对其创造力和工艺传承能力的全面检验。我们不仅要精确复制面料,还要完美再现提花工艺的每一个细节。
成功的复制品将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纺织和提花技术的流动展品。它将被带到各地,让参观者有机会亲手触摸、近距离欣赏,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些技艺的精妙和历史的温度。这样的复制品不仅是对古代技艺的致敬,也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一种实践,实现了“让技艺传下去”的愿景,让古代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
04 让生活更美好
博物馆肩负着一项崇高的使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丝绸的热爱始终如一,这份情感从未中断。我们深知,文化的力量不仅在于其历史的深度,更在于它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我们不断创新,力求将日常生活装点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采用多种思路,将宋代的纹样以矢量图的形式提取出来,借助AI技术,创造出既现代又蕴含宋韵的文创作品。这些产品不仅美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技艺,我们开设了匠人训练营。在这里,我们将设计元素、历史知识以及背后的美好寓意传授给匠人们。通过他们的思考和再创作,可以制作出既精美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也为匠人们带来了经济收入,实现了技艺与生活的双赢。
此外,我们还与浙江省妇联合作,训练女红巧手。通过传授纹样及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她们的创造力,让她们进行再创作。这样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她们的技能,也为她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文创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坚信,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古代的技艺将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传播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每年春季,中国丝绸博物馆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文化盛事——国丝汉服节。在这个充满古韵的节日里,古风服饰爱好者们身着明代、宋代、唐代以及汉晋时期的各式华服,不仅展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此外,我们还举办古风服装大赛,为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创意的平台。大赛将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服饰的兴趣,推动传统服饰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全链条”理念赋能至各行各业,我们正致力于将这一理念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以此激发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以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的考古发掘为例,我们深入探索了“全链条”理念在实际考古工作中的应用路径。这不仅是对传统考古方法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深刻思考。
要全面实现“全链条”理念,我们需要在多个关键领域获得支持。首先,技术的革新至关重要,它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和高效的工具与方法。其次,考古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是实现目标的核心,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才能够更全面地解读历史遗迹,复原古代文明的原貌。最后,充足的研究经费是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它为考古项目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有当技术、团队合作和资金支持这三个条件得到充分满足,我们才能够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让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辉煌重新闪耀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