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870757
服务电话:400-089-8890
2024年4月20日文博圈联合森罗股份推出“金属文物病害分析与长期保存”文物保护线上公开课。此次直播公开课提供直播回放。
< 路径:扫描二维码→直播回放→金属文物病害分析与长期保存 >
1铁质文物腐蚀劣化机理
围绕氯化物介绍铁质文物的腐蚀劣化机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埋藏阶段的腐蚀和出土后的继续腐蚀。
(1)铁质文物在埋藏环境中的腐蚀
局部腐蚀模型:主要是电化学反应。阳极区域的氯离子不断地富集,这个过程里面的氯离子浓度可以达到海水的几十倍,土壤当中的几千倍。而随着亚铁离子的水解,溶液的酸性也不断地增强,酸性的增强又会促使阳极反应进一步的加速,这个过程被称为自催化现象。
海洋腐蚀模型:检测内层的阳极区域的pH值达到4.8,是酸性环境;氯离子的浓度达到1.5mol/L,远超海水的平均氯离子浓度。
当铁质文物出土出水接触空气之后,FeCl2或碱式氯化亚铁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都是β-FeOOH。β-FeOOH是铁质文物出土后最常见的含氯腐蚀产物,也往往是能够检测到的唯一的含氯腐蚀产物。
通过同步辐射技术证实了β-FeOOH当中的氯离子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种是晶体表面吸附的氯离子,它能够直接引发、促进铁质文物的腐蚀变化,但在铁质文物脱氯的过程当中也易于脱出。另一种是晶体隧道结构当中的氯离子,它对铁质文物的腐蚀劣化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或者作用轻微,但是在一定环境当中,氯离子会释放,对铁质文物的长期保存是一个隐患,在脱氯过程中也难以脱除。
研究人员将蒲津渡铁人取下的盐柱放置在空气当中,发现6个小时后呈现浅绿色,108小时后就变成棕褐色,这个过程是从FeCl2转化为β-FeOOH。
第一种典型病害现象:在高湿度下,氯化亚铁溶液会吸水并且部分氧化,如果外界环境湿度在50%以上,氯离子和铁接触的时候,以黄色到棕褐色液珠的形式从锈层的内部向外渗出,而如果湿度在75%RH以上,即使氯离子不与铁芯接触,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当液体干燥之后,就会留下空壳状的结构。
下图是国外学者做的示意图。液滴整体表面张力很大,所以会形成很小很圆的结构。表面氧化会生成固体的腐蚀产物,当内部的液体流失或者干燥之后,就会形成空壳状的结构。
第二种典型的病害:在中等温度下,固体β-FeOOH的生长造成的一系列病害。β-FeOOH通常呈现为针状或者绒毛状的晶体,并且会垂直于表面纵向生长。它在基体和锈层之间以及锈层孔洞缝隙当中生长,会导致锈层的层状剥离裂缝甚至断裂。
英国文化遗产机构的David Thickett调研了284件铁质文物损坏的原因,发现其中78%的铁质文物主要损坏原因是β-FeOOH的生长。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法国人针对含有Fe2+、Cl-和OH-的溶液的氧化规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最终的氧化产物随着Fe2+、Cl-和OH-比例的变化而变化。高浓度的Fe2+和Cl-都是β-FeOOH产生的必要因素。
β-FeOOH的生成总是伴随着盐酸的生成,盐酸一部分进入到β-FeOOH的隧道结构,更多的是吸附在它的晶体表面。
晶体表面吸附的Cl-对铁质文物的腐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盐酸属于强酸,可能会造成铁质文物锈层的局部溶解,使得其机械强度下降,裂缝增大。另外盐酸会去接触铁基体,也就是酸的再生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可解释铁质文物出土后的损坏,如果不进行干预,它可以持续发生直至损毁。
另一方面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能会对附近的其他金属物质造成腐蚀,产生含氯的腐蚀产物,这是盐酸的挥发造成的。
以上是张然老师介绍的氯化物作用下铁质文物的腐蚀变化机理。内容总结见下图:
预防性保护是当代文物保护的重要理念,在1930年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它是对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控。1992年,美国盖蒂研究所对预防性保护的定义为避免或尽可能延缓文物的劣化或损失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重在针对一组文物,而不是单件文物。2008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第十五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术语的决议,采纳了盖蒂研究所的定义并指出预防性保护措施和行动是间接的,不去干扰文物的材质和结构,也不去改变外观。它包括文物登记、保存、拿取、包装和运输、安全、环境管理、应急计划、工作人员培训、公众意识、法律法规等各个环节和方面的合理措施和行动。但是,文物保存或展览环境的监控依然是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内容。
(1)铁质文物预防性保护贯穿全过程
对铁质文物来说,预防性保护应该贯穿铁质文物从发掘出土、运输包装到保存、展览、保护、修复前后的各个过程。
(2)Thickett模拟新出土铁质文物腐蚀实验
70%到80%的湿度下,铁粉在两天内全部消耗干净。
(3)Thickett对其他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铁质文物腐蚀的因素,包括环境当中的污染气体、铁器锈层的成分及土壤的成分等。Thickett对不同环境的620件铁器文物进行调研。从铁器环境监测数据中发现:湿度越高,文物的保存状况越差,并且在同等温度下,在乙酸含量高的环境当中,文物的保存状况更差。
(4)Thickett模拟出土铁质文物的继续腐蚀试验
用不同湿度下生成的β-FeOOH样品与铁粉混合模拟出土后的铁器。实验发现:同等湿度下,β-FeOOH对铁粉的腐蚀比FeCl2要更加严重。β-FeOOH生成的湿度越高,铁粉腐蚀发生的湿度越低,腐蚀越厉害。在混合物里边再加入FeCl2,铁粉腐蚀的湿度更低,在13%的湿度下就会有质量变化。意味着铁器出土后,所处的环境湿度越高,通过控制湿度来抑制腐蚀就越困难。
(5)铁片模拟出土文物腐蚀试验
(6)铁质文物腐蚀因素:相对湿度与氧气浓度
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完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2100)“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自筹经费科研项目(2020ZCK111)“青铜和铁质文物低氧控湿保存展示和本体监测技术研究”。依托于这两个项目,国博文保团队也开展了铁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的研究。这些工作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清华大学、森罗股份,以及山东大学、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1)森罗股份对带锈含氯铁片的正交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湿度和氧气浓度对于带锈含氯铁质样品腐蚀变化过程的持续影响。采用的样品是在商业铁片上滴加1.25mol/L的氯化亚铁溶液。放置约九个月,铁片表面产生严重的锈蚀,并且锈蚀不断地深入基体。经过衍射检测,铁片表面锈蚀完全转化为β-FeOOH。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土以后放置一段时间的含氯化物的铁质文物。
重量变化方面,在10%RH到50%RH的湿度下,预腐蚀铁片的增重基本上是随着湿度和氧气浓度增加呈现变大的趋势,但总体变化不是很大。
(2)国家博物馆对带锈含氯铁片的氧气消耗法实验研究
由国家博物馆使用第二种方法:氧气消耗法。实验方法是把铁片氧气传感点和调湿材料封装在密闭性很好的ESCAL袋子里边,给铁片一个密闭控制湿度的环境。在袋子外面,用光纤把特定波长的光打在传感点上,产生荧光,就可以探测袋内氧气浓度,对袋内的氧气浓度进行连续记录。
下边左图说明了氯化物对铁质文物腐蚀的促进作用和湿度的影响。右图结果表明在中低湿度下,反应速率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最终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总体来讲,湿度对于腐蚀劣化速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高湿度的腐蚀速率是快于低湿度的。
以上两个实验基本可以互相印证。相对湿度对铁质文物的腐蚀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预防性保护应该优先控制的环境指标。
(3)展柜微环境相对湿度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森罗股份研发的气密性可调展柜,国家博物馆对展柜微环境相对湿度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展柜内外分别放置预腐蚀铁片样品,通过放置合理数量的硅胶,气密展柜内的湿度维持在20%RH以下,而展柜外环境湿度变化是比较大的,最高时湿度可达到80%RH。
(1)铁质文物环境控制指标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阶段:智慧保护定制环境。就是不再把铁质文物当一个整体来设计环境,而是通过每一件铁质文物进行稳定性评估,根据铁质文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它适合的保存环境。
(2)影响铁质文物腐蚀的其他因素
有些铁质文物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腐蚀劣化机理,北京大学胡钢老师团队发现一类铁质文物在无氧干燥的条件下,仍然会继续腐蚀劣化,甚至在出土出水后,在放置过程中会粉化成渣。对这种现象的原因也需要展开深入地研究。
(3)铁质文物出土保护问题
新出土的铁质文物,是否应该立即干燥,是铁质文物保护中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2020年英国的一篇文章认为出土金属文物应该立即在空气当中干燥,或者使用烘箱干燥。2021年俄罗斯的另一篇文章认为海洋出水以及沼泽出土的铁质文物应该潮湿包装,尤其不能干燥,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4)微环境调控材料安全问题